“这地就是我的,你凭啥占着!”“我种了这么多年,怎么可能种错!”在古溪村,陈某(化名)和黄某(化名)的争吵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。因山场界限问题,两人互不相让,让原本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里关系变得紧张起来。
事情的起因很简单,黄某觉得陈某利用自己常年在外务工,故意将茶叶种到自己家的山场,而陈某却坚称自己是在自家山场劳作,双方各执一词,谁也不肯让步。乡司法所、综治中心和林业站的工作人员得知此事后,决定介入调解。
调解现场,气氛一度剑拔弩张。“我家的林权证上写得清清楚楚,你看看这四至范围!” 黄某一边说着,一边把林权证拍在桌上。陈某也不甘示弱:“这块地是我一直在种,怎么会是你的。” 调解员耐心地安抚着双方情绪:“先别着急,咱们坐下来慢慢说,都是乡里乡亲的,抬头不见低头见,把问题解决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经过调解员一番仔细梳理,发现双方争议的焦点就在陈某新种的5路茶叶所在区域。由于时间久远,山场界限模糊,仅靠林权证很难准确划定。调解人员只能一次次地往返于双方之间,苦口婆心地劝说。“大家都退一步,以后还是好邻居,为了这点事伤了和气多不值得。” 调解员说道。
终于,在调解人员的不懈努力下,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:以2路茶叶作为界限,陈某拔掉1路和2路茶叶,3-5路茶叶归陈某,1-2路土地归黄某,在第1、2路茶叶中间打桩、拉钢丝绳明确界限。
调解成功时,已经是下午5点多,天色渐暗。为了防止夜长梦多,调解人员决定趁热打铁,马上带着双方上山敲定界限。经过40分钟艰难的山路跋涉,大家终于到达山顶。在众人的见证下,陈某和黄某按照约定拔掉了第1、2路茶叶,调解人员则通过摄录视频、拍摄照片固定证据。此时,原本争吵不休的两人,脸上都露出了释然的笑容。“多亏了你们帮忙调解,不然这事儿还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。” 黄某感激地对调解人员说道。陈某也点头附和:“是啊,以后咱们还是好邻居。”
正是调解人员抓住黄某过年返乡的契机,将双方召集至乡司法所,促使大家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协商,才让这起纠纷迎来圆满结局。这一成功化解的案例,生动诠释了法治力量在维护乡村和谐稳定中的关键作用。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,古溪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,这份温暖与安宁,正是法治送给村民们最好的新年礼物。
Copyright © 2013 西安辉煌讨债要账公司 特别声明: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果对您造成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 皖ICP备2024048040号-1
全国服务电话:17821111331 邮箱:
公司地址: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北段8号万达广场 xml sitemap txt